第二十六章 大明皇家银号(求收藏、求推荐)

有只废猫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紫气阁 www.ziqige6.com,最快更新大明天启六年最新章节!

    天启六年六月十二日上午乾清宫内

    昨日下午,天启收到一封八百里加急的军报。今日一早特地召内阁阁老入宫商议。

    领兵部尚书,兼督云南、贵州、广西军务,赐尚方宝剑,现下正在西南平定“奢安之乱”的朱燮元,上书因老父病逝,欲归家服丧。

    短短一封军报数十字,可天启却不知道下一步改如何。

    朱燮元此前一直在西南平定“奢安之乱”,率官军及石柱军将奢崇明的狗脑子都要打出来了。在此关键时刻父亲去世,不论他的本意到底是真想归家为父服丧,还是因为迫于儒家之孝道不得不上书,总之朝廷要给他个答复。

    天启看着诸位大臣,开口问道:“诸位大人以为此事该如何处置?”

    诸人互相看了一眼,首辅兼兵部尚书孙承宗站出来回话:“陛下,老臣以为人伦不可逆。朱燮元归家服丧乃孝道,陛下当从其意。至于云贵边事,老臣以为可让辽东经略王之臣或辽东巡抚袁崇焕任之。”

    天启心里有点膈应,想了下又开口问袁可立:“袁师以为如何啊?”

    袁可立回道:“臣以为,李邦华可担此任。李邦华于天津巡抚任上,臣为登莱巡抚。我二人因辽事多有接触,此人知兵事、善谋略,可当此大任。”

    王在晋此时已去山海关上任辽东总督,天启又看看徐光启、礼部尚书李思诚、刑部尚书徐兆魁等三人,这几人对兵事不了解,只说请陛下圣断。

    天启沉思片刻,一拍桌子:“那就下旨让李邦华领兵部尚书衔,兼督云南、贵州、广西军务,赐尚方宝剑。至于辽东经略王之臣迁南京礼部尚书,辽东巡抚袁崇焕迁南京工部尚书!”

    此事既然商定了,天启就让内阁赶紧处理这次灾后救治的事情,现在没有什么事情比此事更重要。即便信王的大婚延期之事,现在这种情况天启也只有让礼部等两位王妃康复后,另行安排吉日完婚。

    待五位阁老退下后,刘若愚上来禀告道:“陛下,沈廷杨已经到了。”

    天启点了下头:“宣他进来吧。”

    不消片刻,殿外进来一个青年男子,进殿后立即下跪行礼,高呼陛下万岁。

    天启看眼前此人三十左右相貌端正,穿着打扮也普普通通,真看不出来是个家财万贯的富二代。

    天启让他起身后,开口问道:“季明,你孤身一人多年流滞京师。你家中父母可曾牵挂?”

    沈廷杨不由得老脸一红:“陛下,说来惭愧。我父乃希望小子能游学于国子监,授得一官半职,为朝廷效力。或能高中进士,以光大门楣。可小人深知自己非读书为官之才,蹉跎至今,愧对父母。”

    天启听他说的有趣,哈哈一笑:“季明,若想为朝廷效力,也非为官一条路。”

    沈廷杨连忙拱手回答:“陛下今日可是为此事宣我觐见?”

    天启笑了一下:“朕今日召季明前来,原本是为了件小事。可见了之后,朕觉得季明可为大事矣。”

    沈廷杨忙面向天启,跪下行礼:“君上但有所命,小人定不负所托。”

    天启忙让沈廷杨起身,之后接着说:“季明,朕知道你家中有跑船生意。那朕问你,海运和漕运,都有何优劣。”

    沈廷杨看了天启一眼,心里打起了算盘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。想了半天,又偷看了眼天启,皇上眼中那和善的目光,让他下定了决心说道:“陛下,请恕小人之罪。小人家中世代做跑船生意,现下家中自有沙船一百五十余艘,家中生意以从松江府贩运棉布丝绸等物到天津、登莱等处。海运风险在于海况无常,如遇大风、暴雨,则船毁人亡。然小人家中海船,走沿海即使遇上暴风骤雨,也能立即靠岸。漕运无此风险,但每年需要清理漕河,耗费远比海运损耗为巨。”

    天启看沈廷杨能想到这番道理并且还有胆子说出这番道理,天启不由得对他另眼相看。

    “那季明觉得朝廷该如何做呢?”

    沈廷杨跪在地上,咽了口唾沫,心里想反正豁出去了,把该说的都说了也好。

    “陛下,小人认为该改漕运为海运。或者将粮食等吃水较深之货,改为海运。”

    天启深思了片刻,叹了口气:“此事以后再议。朕今日召你前来,乃是想跟你家商谈一事。”

    天启一边让沈廷杨平身,一边继续说道:“朕想租借一些海船改为渔船,让撤至登莱等地的辽民,可籍此船只出海捕鱼,维持生计。还有就是朕已下旨,重开海禁。到时希望季明能为朝廷提供运力。”

    沈廷杨忙俯身说道:“皇上真乃仁君,我沈家愿为陛下之马前小卒。”

    天启满意的点了下头,接着问:“季明,你家在江苏府做船运生意,想来和南直路等地富绅熟洽?”

    沈廷杨忙接话道:“我家船行已有三代,与周边各缙绅多有联络,逢年过节还都有相互拜会。”

    天启一拍手,兴奋地说:“如此最好。朕想以皇店之名,开一家钱庄。总柜设在京师,分柜打算设在天津、济南、登州、扬州、南京、苏州、杭州等地。钱庄股本一千万两,内廷出银五百一十万两,占股五成一。季明可联络江南富绅,若有意可参股。钱庄的名字,朕也想好了,就叫大明皇家银号。”

    沈廷杨不由自主张大了嘴巴,皇上这是要干嘛?难道皇上也要放高利贷了么?

    天启看到沈廷杨吃惊的样子,知道他会错了意思。

    “此银号主要向农民及小商贩提供借贷,朕打算一年借贷收一分五的利。而揽储的话,一年一分的利。”

    天启之前曾让刘若愚详细了解过关于大明钱庄借贷的业务。在京师,大部分钱庄每月都是在一分利左右。而存款的话,一年也就一分到一分五。如此暴利,商人都趋之若鹜。天启准备借此次抄家所得的脏银,成立一个能受自己掌控的银号。

    一方面可以让资金滚动起来赚取利差,另一方面可以借贷给农民,在荒年可以种子农具耕种,粮食成熟贩卖之后,再归还借贷。

    沈廷杨发自内心的赞颂道:“陛下为庶民思虑周祥,乃我大明万民之福。小人这就回转崇明家中,定说服父亲大人为我皇效力。至于租借沙船改造渔船之事,小人就能做主。小人到家中后即刻安排,只是到时此事小人与哪位大人联络?”

    天启略一思付:“朕会下旨意给登莱巡抚毕自严及登州知府鲁廷彦,你到时可找此二人接洽此事。至于银号之事,你家中若同意,可带着那些愿意与朕合办此银号的缙绅,来京觐见信王殿下,银号之事由信王与你等商谈。”

    天启又想了下:“朕会下旨给毕自严,让他在巡抚衙门内给你安排一个差事,你只需协助毕自严做好登莱等地,回撤辽民安置就业之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