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八章 明光武军事学院

白衣军帅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紫气阁 www.ziqige6.com,最快更新崇祯力挽大明朝最新章节!

    魏忠贤的亲信刘朝才翻新了南海子提督官署,就被拿下了。简直便宜了朱由检。

    八间房子宽八间房子长的官署衙门里,除了桌椅,前后殿,也就没啥了。朱由检一进门就呸了一句,太监果然不适合打仗。

    还是多年贴身老太监徐应元有眼力,立马可是让人整理。

    朱由检看着徐应元,之前因为魏忠贤跟他挺熟的,徐文涂又是魏忠贤的死党,所以,兵变当天把他支去接张婵过门去了,又让他在信王府呆着,一直把他晾在一边。

    徐应元老太监都明白,只是认真办事不说话。

    望着躬身的老太监:“徐应元大伴儿,你是信王府老人,只是魏奸连累你了。

    你去让人把宫里抄家抄出来的地图拿过来,像《大明坤舆万国全图》,明末著名理学家章潢编的《图书编》”

    “陛下,《大明坤舆万国全图》来自于郑和的航海图,后来流失了,万历爷找到了,让人临摹了十二份。陛下,老奴见你如此看重出图,不如多临摹一些。”徐应元道。

    “才十二份吗?你改天去办吧!一千份,发给各个行省,总兵,国子监。京师城门挂四幅,各个大城市城门都挂一副在。书院书社都送一份去。”朱由检想了想道。地图在这个时代就是打开人思维和眼界的东西。

    “你现在去把《大明坤舆万国全图》,辽东山东,西南四川的地图挂出来。

    去把从宫里带出来的书,戚少保的书《练兵实纪》与《纪效新书》拿出来。

    去搬一个书柜过来。”

    “一、把官署旁边的房子名改成《明光武军学堂》。

    二、去搬一些沙子进来,沙盘推演。

    三、去拿几个沙包进来。

    四、去拿建奴和蒙古的兵器兵甲进来。再把大明的兵器兵甲摆上。

    五、去拼五个方桌椅,组成一个长桌椅,摆好椅子开会。”

    “你去把宫里的这些书籍都搬过来,再拿去沈廷杨那里印刷一万份刊行。

    刘基《百战奇略》、《兵法心要》

    刘寅《武经七书直解》焦玉《火龙神器阵法》、赵本学《续武经总要》《孙子书校解引类》、唐顺之《武编》、郑若曾《江南经略》《海防图论》、《筹海图编》

    戚继光《纪效新书》《练兵实纪》

    何良臣《阵纪》、李贽《孙子参同》、程宗猷《耕馀剩技》、王鸣鹤《登坛必究》《兵法百战经》

    王守仁《兵符节制》、无名氏《草庐经略》、唐万龄《闲暇清论》

    王琼《北虏事迹》《西番事迹》

    万表《海寇议》、卜大同《备倭记》、郭光复《倭情考略》、尹耕《塞语》《乡约》、胡献忠《武略神机》、赵士祯《神器谱》《车铳图议》、郑璧《经世宏筹》、胡宗宪《战略》、吕坤《安民实务》

    《救命书》提要、徐光启《兵机要诀》《黄帝御夷界法》、何汝宾《兵录》、西湖逸士《投笔肤谈》

    侯继高《全浙兵制》、盛万年《岭西水陆兵纪》、茅元仪《武备志》

    《督师纪略》

    孙承宗、鹿继善、茅元仪《车营百八扣答合编》

    叶梦熊《运筹纲目》、李盘《武德全书》、周鉴撰、李盘增订《金汤借箸十二筹》、吴惟顺、吴鸣球、吴若礼《兵镜吴子》

    何东序撰、刘敏宽删定《武库益智录》、尹宾商《白毫子兵垒》提要

    冯梦龙《智谋总览》

    于谦《历代经武要略》、周承邦《兵家要领》

    龙正《八阵合变图说》提要

    施永图《武备秘书》、宋徵璧《左氏兵法测要》

    钱旃《城守筹略》、庄应会《经武要略》顾炎武《惧谋录》魏禧《兵迹》《左氏兵谋》《兵法》

    陈禹谟《左氏兵略》”

    就算当摆设也不错。大明最好的就是书籍的发行自由!

    实战经验很重要,但是人一生能遇到几次大战役啊!经验,书籍才是最大的经验。

    读书与实战并重。

    慢慢地,各军将领千古都来了。

    朱由检一眼就认出了秦良玉,一米八的粗壮大妈,简直太扎眼了。

    一个一个地进来,朱由检就一个一个地看身形走路。也就几个读过书的瘦一点。黄得功周遇吉这些武将,全部都是坦克身材,粗犷豪迈!

    李儒、李岩、李若涟、孙应元、秦良玉的儿子、张世泽、孙传庭、戚少金等等年轻人。

    看着他们还得找个老一些的名将带带他们。但是,明末找个砍人名将都很简单,像戚继光这样的名将难找啊!

    不过,像王守仁这些人都可以打一场又一场的胜仗。一通则百通的人还是多。

    等洪承畴这些人自由发展先。吴三桂现在还是四川汉中当校尉。

    先自学吧!

    “大家都坐吧!

    朕不废话了,

    第一,庆祝亲军指挥使司成立!”

    “吾皇圣明!只是臣突然发现,臣居然与陛下坐在同一桌,臣诚惶诚恐!臣还是站着吧!”孙应元道。

    “朕命令你坐着!”

    “臣遵旨!”

    “十二卫,我们现在加在一起才两万。狼兵和白杆兵过几个月还是要回西南的,只有一万四千精兵。

    先征兵。新兵蛋子要练三个月成为普通兵,再练半年才能成为精兵。

    你们商议一下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,臣建议,征九边的老军户,一边征一卫。”周遇吉建议道。

    九边为辽东镇、宣府镇、大同镇、延绥镇、宁夏镇、甘肃镇、蓟州镇,山西镇巡统偏头三关,固原镇,《皇明九边考》。

    这就是明代的九大军区。

    “谁比较适合征兵?”朱由检道。

    “陛下,臣李儒来自辽东李家,对挑选家丁级士兵,我李家有一整套方法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,臣戚少金家有招募兵勇,练兵的一整套方法。曾祖招募矿工和僧兵,矿工身体健壮,纪律性天然地好,特别能吃苦能打硬仗,急行军。200亩地可以让他们为陛下效死命了。”

    “你去招募一卫,就叫戚家卫,敬戚少保。”朱由检尊重道。

    “现在这两万精兵该如何整编?如何训练?”

    “陛下,光四卫营满编就需要两万人。西南六千人还得回去,不够啊!”黄得功道。

    “整编成光武三卫,现有八千匹马所以整编两卫骑兵,一卫步军。以后再加一卫步军,黄得功领骑兵两卫,周遇吉领步兵两卫。”朱由检思考道。

    “陛下,臣孙应元以及老师徐光启之前一直向朝廷建议,招募佛郎机佣兵,炮手枪手,在山东登州卫练兵。

    但是朝廷不批准。因为没钱给搁置了。”孙应元一时突然愤慨起来,多年梦想未能实现。

    崇祯年间,徐光启等人千辛万苦,甚至动用自己的俸禄,引进欧洲新式炮兵技术,包括铸造、操作,乃至引进外籍炮兵军官,在此基础上建成了孙元化麾下的新式炮兵部队。和中国旧有炮兵相比,新式炮兵不仅大炮铸造更为精良,而且具备了弹道学原理指导下的瞄准技术。

    但是孙应元是技术官,干不好统兵的事情,最多当政委。被孔有德给反水了就是因为他不是武将。

    “朕恩准了。一应开销由朕出。给你一卫五千人的编制。你只负责练兵。由李儒统兵。李岩(原名李信)你父亲是山东巡抚,之前给魏忠贤修生祠,在你的力主下,辞官不做,所以,朕才没有牵连你家。

    朕出一百万两买你家在山东登州和莱州的所有土地。

    孙应元,朕不只要炮兵,还要海舰兵。

    朕不批准你光买炮的想法。铸炮,火药改进,造佛郎机炮舰才是朕要的。

    铸炮业和造船业才是朕要的东西。

    你明天去办这事儿吧!

    朕要把登州和莱州府改成皇庄。锦衣卫一个百户入驻。

    距离京师不远,朕会去亲自指导的。

    先给你四百万两银子。

    ”朱由检心里还有更大的计划。

    “陛下英明!”

    “陛下英明!”

    “陛下英明!”

    第一,朕设置几个方向和目标。

    建奴后金、蒙古、西南土司叛乱、民变、海寇洋番(荷兰等)。

    第二,根据目标需要进行建军。

    练兵。练出骑兵,步兵,火枪兵炮兵火兵,海兵,斥候兵,工程兵,医疗兵。朕一直在找上水平的军师。

    需要练出骑兵,朕的要求一万家丁级骑兵,这个辽东系将领特别清楚吧!不要管朕是怎么知道家丁级骑兵的。朕要一万家丁级骑兵。

    周遇吉黄得功李儒,你们都是辽东出来的,想办法把这事儿办成了,两个卫。由四卫营和锦衣卫缇骑为主。”朱由检。

    “陛下,马不够啊!御马监一年才养三千牛羊马,好的战马更少。现在缇骑有五千,四卫营有三千匹战马,还差两千匹战马。

    大家都知道蒙古卖给我们的马,都不能用。马是个问题。”御马监的周遇吉说到。

    “朕会去搞马政的。不行那就去买马。”

    “练习阵法。练习基本功后,练习阵法,戚继光《纪效新书》《练兵实纪》大家要多学习。

    一本是戚少保在打倭寇的时候写的。一本是打蒙古女真的时候写的。”

    “练将。将领必须学习兵法,戚继光写《纪效新书》和《练兵纪实》。”

    朱由检翻开《纪效新书》就看看目录。“好书!”。

    正文分:束伍篇第一、操令篇第二、阵令篇第三、谕兵篇第四、法禁篇第五、比较篇第六、行营篇第七、操练篇第八、出征篇第九、长兵篇第十、牌筅篇第十一、短兵篇第十二、射法篇第十三、拳经篇第十四、诸器篇第十五、旌旗篇第十六、守哨篇第十七、水兵篇第十八,共十八篇十八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