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八章 排兵骊山下

门前梧桐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紫气阁 www.ziqige6.com,最快更新大唐武皇最新章节!

    李泌看到李亨的眼光,也知道不能再看下去了,便出言道:“臣以为建宁王所言甚善,兵分两处,一守长安、一守骊山,彼攻骊山则出长安兵挠其首,攻长安则出骊山兵袭其尾,前后呼应,相互为援”。

    不过李亨仍有顾虑,长安距骊山将近四十公里,中间又有灞水、浐水阻隔,两军联系很容易被掐断,一旦救援不力,就会出现被分而歼之的局面,要知道后世粟裕大将在敌人间距只有两公里的时候就敢这样做。

    李泌告诉李亨即使担心也没用,骊山不守行吗?不但得守守得,还必须要守住骊山,否则敌人就会全力攻打长安,到时长安的压力更甚百倍。长安是国之心脏,要是长安被敌人围了一个水泄不通,到时候消息传递不出去,如何向外求援。况且,李亨缺兵,安禄山更缺,他的战场铺的那么大,拉得那么长,从范阳到淮河,从河东、潼关到泰山,都派了兵马征战,,现在的他又能抽出几万人呢?

    既然如此,李亨也只得拍板了,在不决定,安禄山的大军就要到了。

    长安城中现驻扎的军队有李亨带的四万人,李倓从潼关带来的六万人,以及新招募的三万人,共计十三万人。李亨下令分全军为前中后三军,以李倓为前军大元帅,吕崇贲为其将,以严武为判官兼长史,左拾遗张镐为司马,领兵四万人往骊山新丰布置防御。以李俶为后军大元帅,以王思礼为副元帅,以监察御史邓景山为判官,以原哥舒翰军司马裴冕为司马,领军两万往灞桥驿,以沟通长安骊山。剩下的由李亨自领,以李承光为副元帅,以特进、太常卿辛云京为大将军,以监察御史高适为判官兼长史,以太子中允裴燧为司马,守备长安。除了李亨所设的飞虎、横山、铁甲三军,剩下的李亨让李承光、邓景山二人分别掌管。

    议事完毕后,李俶、李倓他们就领兵离开,各自布置防务去了。要布置骊山新丰和灞桥的防务,李亨就又得抽掉一次壮丁服役,长安虽有百万人,但现在壮丁也抽调一空,妇女们也都抡起膀子上阵了,大明宫、兴庆宫、东宫的太监李亨也都派出去了,就连李亨的妻子张良娣也在扎铠甲。

    大家都走了,但李亨还要为自己这三支亲军头疼。一来他们才成军三天,训练的时间很短,现在能把队形走到一起就已经很不错了。二来李亨手里确实无将,因而这几支军队都没有将领,李亨便把军中又资历,勇武的人抽出来让他们当教头,以三十人为单位,让他们组织训练。潼关的溃兵到后,李亨又从中抽调了一些基层官员。

    按照制度,基层军官有百夫长、什长、伙长三级,十人为一伙,三伙一什,三什一百夫长。百夫长亲领一什,下有伙长三人;两位什长各领一什,而什长有亲领一伙,所以每什伙长两人。所以兵有九十人,军官十人。每一伙中李亨让他们谁拳头打谁就当老大,百夫长和什长都由教头担任,至于谁做百夫长,谁做什长,李亨也不按照资历,依旧是谁的拳头大谁干。不过中级军官就不能这么玩了。

    中级军官有校尉、旅帅、对正三级,一对有五百人,辖五个百夫长,两队一旅,两旅一校。李亨将原来军中的部分中级官员、一些官宦子弟、以及潼关败兵中打仗勇猛的军士安排到这些职位上。

    高级军官有大将军一人,领五校尉,又有左右将军两人、左中右郎将三人,以及一堆参军、录事、长史作为辅助。这就是禁军十二卫大将军制度,全军共有一万人。

    边兵则有朝廷派遣官员持节统领,成为节度使,当然,如果是亲王统领的话便称为元帅,

    节度使外还有节度副使,还有兵马使,先锋使,别将以及判官,司马,长史等一堆人辅助。之下有总管、总官、押官,低级军官与禁军相同。

    自从潼关败军到达长安后,李亨自然不会放过他们,从中有挑选了一些人,将横山军补到了两千人,飞虎军补到了五千人,铁甲连环军补到三千人,将武库中的长槊都发给了他们。李亨将这三支军队合成了一军,称之为殿前亲卫军,让白孝德为大将军。

    在后世,李亨就知道白孝德,在原身灵武称帝后,就一直跟着李光弼,是其平定叛乱的先锋大将。与陌刀将李嗣业不同的是,白孝德善使马槊,勇武过人,带领五十名骑兵,就敢在史思明的十万大军中纵横奔驰。虽为西域胡人,却对大唐忠心耿耿,且为人义气。这人到长安后,李亨一番推心置腹,很快就成了李亨的心腹,李亨便把他提为左龙武军大将军。给李亨训练重甲骑兵——铁甲军。与白孝德一同到任的还有张光晟,张光晟正直壮年,在潼关杀敌十分英勇,而且厚爱士卒,擅长骑射,很有侠义,李亨也与之推心置腹一番,直接从押官提拔为中郎将,让他统领飞虎军。当然,在他们观看士兵们的演练时,李亨把自己的想法给他们说了,两人久久无语,他们并不认为军队还能这样用,不过在李亨信誓旦旦的保证下他们还是按照李亨的想法去做了。

    现在李亨就缺个陌刀军的主将,但是现在一时没有人选,而李亨也就只得亲自抓训练了。李亨任命二十三岁的曹王李皋为左郎将,二十二岁的都畿道汝州人王虔休为右郎将,各带一千人,进行训练。

    李皋是太宗子曹王李明曾孙,太宗五世孙,天宝六年其父李戢去世后,继承了曹王的爵位,虽是少年,但勇毅异常,精通马弓。王虔休为人恭谨好学,好舞枪棒。封常清在河南募兵时王虔休应募从戎,封常清用为百夫长,而后颇有战功,短短半年时间就总官,随败兵到长安后李亨很快就注意到了他。

    六月十六日,也就是两天后,第一批运粮的船到达了长安,二十五万石粮食装进了太仓。为什么是船了?崔有光派船队从漕渠转灞水到达蓝田县,只等壮丁们把商洛的粮食运到蓝田后装船运走。

    十七日,第二批运粮的队伍到了,渭南线的赋税也到了,路嗣恭又拿着李亨给的钱将渭南的粮食收购一空。傍晚时分,李晟、曲环、李抱玉和他堂弟李抱真他们也都来了,李亨将他们全加封为云麾将军,让安排他们休息了一晚,明日一早在到军中报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