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章 《武备志》与燧发枪

白衣军帅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紫气阁 www.ziqige6.com,最快更新崇祯力挽大明朝最新章节!

    坐在急行的马车里,离开了南海子,马车里朱由检问道:“徐应元,到今天花了多少银子了”回陛下,给户部一千万两,给孙应元四百万两银子去登州建军。给了其他人三百万两银子。向李家买山东登州和莱州的地契花了一百万两。目前已经花了一千八百万两银子。后续还得花银子,一个人还得发十八两银子一年。

    配枪一万人,手弩六万副,估计两百万两银子。

    还得继续养马。

    还好在剿灭了京师南海子和宫里净军得到了五万副铠甲,八万多兵器。”

    朱由检一声不发。

    好花钱啊!没几天就一千八百两银子花出去了。

    在路上,一个青衫布衣的小老头在路上奔跑。

    茅元仪

    父亲国缙(一作晋)官至工部郎中。成年后又熟谙军事,胸怀韬略,对长城沿线的“九边”之关隘、险塞,都能口陈手画,了如指掌。辑成《武备志》,于天启元年(1621)刻印。自此以后,这位年轻学子声名大振。

    他当过杨镐的幕僚。后协助孙承宗辽东收复九城四十五堡,茅元仪也因功荐为翰林院待诏。

    得罪阉党被削籍,崇祯继位后灭了阉党,茅元仪即赶赴京城,向新帝进呈《武备志》。

    现在就正坐在马车里,不断讲解《武备志》。朱由检听了两个关键词,一火器,二军阵,三、辽东水师。这家伙还是一个活着的军阵理论大师。

    朱由检喝了一口马车里的龙井新茶,然后让一直在踹气的茅元仪先歇一口气。

    又把宫廷糕点推到茅元仪面前,让徐应元太监给他好好顺顺气。

    “跟朕去新的亲军十二卫,以后你就管练军阵,然后去登州辅助孙应元练炮兵和水师。”朱由检道。

    “我看你书中记载过辽东水师,现在辽东水师在哪里啊?”朱由检问道。

    “启禀陛下,戚少保整顿水师后,辽东水师在朝鲜战争,也是大显身手。水师太耗银子了,现在分散在登州卫,天津卫,毛文龙的皮岛,觉华岛等。”茅元仪小心翼翼地回禀道。

    “朕要登州加强辽东水师,当如何做?”朱由检喝着茶问道。

    “陛下要快还是要慢?”

    “要快,朕要去吃明末最后一个软柿子。”朱由检道。

    魏忠贤是第一个明末第一个副本。

    明末还有第二个副本,软柿子。

    茅元仪认真道“现在登州有三千人的水师,天津卫有三千水师。

    直接购买福船,还可以从蚝澳(澳门)造船厂购买,仿制的佛郎机炮船,运兵船,火炮船。还有一些仿制荷兰的火炮船。福建沿海造船业发达,隆庆开市后,造船业就开始发展了,万历爷要提高海船税收,于是船就越造越大来抵消提高的税收。

    但是开关只开了福建漳州

    而且,从此海商海盗武装商船都横行在沿海。

    但是那些船都是在国内制造的,黑市可以买到。”

    “噗!”一口茶就喷出去了。崇祯都想想。朱由检大声地笑了,堂堂一个皇帝居然要去买黑市里的东西。真是大大滴笑话。

    盘算着日子,现在快九月底了。而上一世的崇祯在天启七年道元年都在审理阉党一案。

    然后元年爆发农民大起义。崇祯二年就被皇太极杀了一个措手不及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,陷入必死格局。

    这一盘不能这么玩儿。

    “这些船的价格是多少?”朱由检问道。

    “陛下,仿制荷兰炮舰二十四门18磅炮,要一万两银子,还不好买。大型福船带红衣大炮十二门,要五千两银子。一般福船,吃水二丈(6.6米)三千两银子;二号福船,吃水最少一丈(3.3米)要两千两银子;三号哨船一千两银子;四号冬船,也叫海沧船,吃水七八尺(2.475米)要五百两银子;

    五号名鸟船五百两银子;”

    顿了顿“陛下,戚少保新型水营下辖2哨,备大型福船6艘,中型海苍船2艘,小型苍山船4艘,每哨各半。福船装大样佛郎机6门,海苍船大样佛郎机4门,苍山船大样佛郎机2门,全营有佛郎机40门”

    “找谁买?”朱由检问道。

    “沈廷杨!”茅元仪回禀道。

    “徐应元,你去把沈廷杨叫到兵仗局。”坐在马车里的朱由检道。

    “陛下,到了兵仗局了。”徐应元道。

    “吾皇万岁万万岁!”

    “吾皇万岁万万岁!”

    “吾皇万岁万万岁!”

    “新兵仗局提督太监曹化淳,新兵仗局掌印太监李凤祥,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叩见吾皇万岁万万岁!”

    “平身!”

    新任的曹化淳和李凤祥精神抖擞,早就等到通知的他们,早早地做好了准备。

    七天内就搬到了外城墙之内,恢复了生产。新任的皇帝虽然年轻,都是是一个狠人,一刀剁了魏忠贤,横扫内廷,雷厉风行。

    搞得现在内廷的日子不好过啊!做啥事情都得快,这不没过十来天,皇帝都来视察来了。

    要不是之前一切都安排妥帖,井然有序,今天肯定要挨训了。

    以前的信王唯唯诺诺的。一等基就跟换了一个人似的。

    最近也总是有人到兵仗局献书,啥啥的,关键是我老曹一个字不认识啊!不收吧!别个跟你闹腾。算了陛下来了,让他们去建议陛下吧!

    曹化淳心里绯腹道。

    “陛下光临兵仗局蓬荜生辉,之前已经整顿过兵仗局了,之前的提督太监跟魏忠贤一个鼻孔出气,贪污腐败导致了火药的安全生产问题,然后发生了天启大爆炸。”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一听就知道说的都是废话。

    先把前任打击一通,然后夸赞自己的功劳。

    突然门口处,一个身着官员官服的人,拿着一把枪和一本书,就朝着崇祯冲了过来。

    锦衣卫直接放倒在地。

    “陛下!丁忧小臣毕懋康觐见陛下。”

    “吾皇万岁万万岁!”

    徐应元呵斥道:“持枪冒犯天子!论罪当诛九族!”

    “陛下明见,这枪是臣送给陛下的礼物。听闻陛下斩杀魏奸,重启朝廷内阁,重建亲军十二卫,臣从丁忧老家连忙赶了十天路,来向陛下献宝书和神枪,臣暂时取名燧发枪。”

    “我去!这就是燧发枪啊?你就是毕懋康。赶紧请起,把枪献上来,那书也赶紧献上来。”

    一脸蓬头垢面的,头发还有乱,身高跟朱由检几乎一样高,有些清瘦的文官模样。

    “你是朝廷命官,为何不到宫门前,或着上折子说明此事就行了啊?”朱由检疑惑道。

    “陛下,文字写不出这个东西的力量,臣想展示给陛下看。

    至于宫门,现在宫门前,人山人海的,各地的不满魏奸的儒生,很多都要献书献物献建言给陛下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,人山人海的?真的吗?”

    “臣不敢欺瞒陛下,您现在是士人心中铲除朝廷阉党,启用能臣,奋发图强的大有为之君。叶向高等老一辈阁老对您的评价非常高。

    说您上朝第一天就解决了很多事情。杀伐决断,都跟果断,直接把内阁交给朝臣,平衡朝廷格局,重用我等士人。很快这些评价就传遍了天下。

    天下士人在陛下登基的时候,都密集关注您的一举一动。通过邮路,陛下是拱垂而治的圣君。”

    果然,叶向高等人的威望特别高,前各省巡抚的威望也不差。这一届的支持率肯定很高。

    顺带着把朕也刷了一次点赞率。

    “这话说得朕都不好意思了。徐应元,去通知那些儒生文官,皇城外兵仗局来。朕愿意听取所有的建言,手下所有的书和礼物。”朱由检沉稳道。

    “爱卿走吧!曹化淳去准备一把火绳枪,用石膏在墙上画两个圆,从不同的距离一直打。”

    经过一轮又一轮放枪,很明显有比较大的区别。

    点火率,火绳枪为百分之五十,燧发枪在八成。

    燧发枪口径在16-22毫米之间,重4-6公斤,枪长1200-1600毫米左右。滑膛燧发枪的射程能达到200米。三十米内百分之百的命中率,一百步也有五成命中率。

    火绳枪点燃火绳的漫长等待,燧发枪是火绳枪的两倍效率。火绳枪一分钟2发,燧发枪可以达到五发。

    枪跟弓箭的对比。枪的寿命可以使用三代人,制作时间差不多,但是,枪不挑剔人,训练时间短。弓箭很挑剔人。

    枪是弓箭寿命的几倍。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“毕懋康,朕封你为兵仗局提督,从今天开始太监不再管理兵仗局,由你来管理。

    朕再给你修一个实验室。

    他们只是负责执行你的命令。钦此!”朱由检

    突然想起来了,还有一本书。

    “把书给朕看看。”

    “臣遵旨!”毕懋康双手奉上一本书。

    《军器图说》

    此书不分卷。有附图。罗列各种火器、毒弩,图文并举,叙说军器之制造,使用与威力。

    这本书比这把枪更重要。

    朱由检不由得叹气!螨清都干了一些啥子嘛!

    中国火器装备和研制的进程,由于明朝被满清灭亡而停滞了,清军一直是冷兵器时代的骑射思维。

    朱由检一想前世的抗日神剧,都是要拼刺刀的。为啥燧发枪火绳枪没有刀呢?

    “毕爱卿,燧发枪兵还需要长矛兵保护吗?”

    “是的!陛下!”

    “毕爱卿,你在枪头上设计一个,刀套和刀卡座,然后可以让人可以拼刺刀。这个简单吧!”

    “回陛下,这个不难!这个创意好,近战直接可以拼刀了。”老毕回道。

    “毕爱卿,你爱此道,必有类似的朋友,把他们都弄到兵仗局来。

    你也学习一下别人的书。

    这本《火龙神器阵法》是明初关于火药、火器技术的兵书,约万余字。火药制造、火器种类、性能及使用方法。

    书里将四十多种新式火器分为燃烧性、爆炸性和管形火器三类,其中有毒剂、炸弹、地雷、水雷、旋转火炮、多发火箭等”

    “毕爱卿这是兵仗局在成祖时期就都制造过的东西。朕要求你从现在开始批量生产这些。

    朕要用到战船上去。你也找人跟你一起研究。”

    朱由检刚刚说完。

    “陛下,沈廷杨大人到,杨镐大人到!”徐应元老太监急急忙忙地进来禀报道。

    “让他们去跟茅元仪好好聊聊,买船这事儿,你去把银子给了。去吧!”朱由检冷静道。

    “陛下,宫前的儒生文官小员等等,都到兵仗局门前了,人山人海的,要不要把他们驱散了?”李凤翔道。

    “不必了!”朱由检起身,来到门口,面对被锦衣卫拦截的众多的儒生小官有想法的人。

    “吾皇万岁万万岁”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朱由检一身黄金战甲,气质爆棚大声道“诸位爱卿士人儒生们,朕初等宝座,诸事繁忙,未能及时与各位见面,还请各位宽宥!”

    一听,这么谦逊,诸人激动了。

    “还请各位把建言本,书籍,礼物,一一交给锦衣卫李若涟李岩。朕会一一查看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