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04 大上海来了人

青年怒马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紫气阁 www.ziqige6.com,最快更新少女的荣耀最新章节!

    万俊峰去了上海以后,过不了几天,家里就会收到他的短信。信里面说一切还好,不要挂念,没什么危险存在。这些话当然是安慰人的,年玉萍不相信,万湘剑也不会相信。不过,她们至少可以确认,万俊峰暂时还活着。

    渐渐地,冬天来临,树叶飘落。往日郁郁葱葱的石墙树,光秃秃地耸立,没了一丝生气。不过,香港的冬天比北平的冬天暖和,平常的温度也在十多度以上,加一件毛衣就足够了。

    这天晚上,吃过晚饭,万湘剑组织弟弟妹妹们,准备去书房做作业。忽地,门外传来敲门声。

    万湘剑忙打开门,让来访者进来。来访者叫陶元清,穿着一件棉袍,二十多岁,是万俊峰在上海教书时的学生。

    一进门,陶元清就说:“师妹,师娘呢?”

    听到声音,年玉萍已经从厨房里出来。见是陶元清,她有些慌乱,说:“元清,你不是在上海吗,怎么回来了?”

    陶元清抹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水,说:“是老师要我来的,这是老师的信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话,万湘剑心头就是一紧。什么信这么重要,不通过邮寄,专门要自己的学生赶来香港?

    年玉萍稳了稳神,说:“胆丫,你带弟弟妹妹去书房。剑丫,给陶先生倒杯茶。”

    陶元清急忙摆了摆手,说:“师母、师妹不要忙,说正事要紧。”说完,他从棉袍大襟里找出一张纸,递给年玉萍,悄声说:“师娘,上海的形势非常严峻,老师不肯继续参加对日的谈判,更不愿在卖国的密约上签字,已经引起日本人的怀疑。”

    万湘剑一边倒茶,一边尖着耳朵听。

    原来,汪先生带着他的那帮人,正在与日本人谈判,谈判的地点在上海虹口六三花园,后来换到了愚园路六十号,前前后后进行了七次。所谓的谈判,其实是日本单方面提出的宰割中国的条款。万俊峰提出强烈反对,可反对没有任何效果。日本人下了最后通牒,不管同不同意,在年底必须签约。

    这样的卖国条约,万俊峰怎么会愿意签字?他几次提出不愿再参加谈判,都被汪先生拒绝。

    讲完后,陶元清端着茶杯,喝了几口茶,等年玉萍看信。等她看得差不多了,他说:“日本人已经怀疑老师,76号每天派特务严密监视老师,老师的处境很危险。”

    76号,是日本人扶持汪伪成立的特务机关,被人称为“杀人魔窟”,领导者丁默邨被称为“丁屠夫”。

    听师兄说爸爸有危险,万湘剑忙凑到年玉萍身旁,焦急地说:“娘,爸爸说什么了,爸爸说什么了?”

    年玉萍没有回答,只看着信,手不住地哆嗦。

    见娘那样子,万湘剑更急了,说:“娘,爸爸怎么了,爸爸怎么了?”

    年玉萍终于看完信,她把信递给万湘剑,挣扎着站起身来,说:“陶先生,你冒险送信来,谢谢你了,谢谢你了。”

    陶元清说:“师母请坐,师母请坐。学生没事,只是替老师着急。老师之前还有机会脱身,现在被特务监视,没得机会了。我们得想法子,救老师脱离魔窟。”

    万湘剑看着爸爸的信,看着看着,不由读出声来:“……我现在想的,就是如何去死:投水呢?触电呢?自戕呢?”读到这,她难以控制,捂着脸,呜呜地哭了起来。

    年玉萍说:“哭不解决问题,我们得想法子,救你爸爸出来。”

    万湘剑将眼泪一擦,说:“娘,我们马上去上海,去救爸爸。”

    陶元清也在一旁说:“这事要快,必须赶在汪日密约签字前,让老师脱身,否则就没了意义。”

    一时之间,年玉萍一个乡下女人,哪里拿得出主意?她只得先叉开话题,说:“剑丫,给陶先生倒盆热水,洗个脸。陶先生赶了那么远的路,肯定饿了,我去做饭。”

    万湘剑嗯了一声,倒了一盆热水,拿了毛巾,端给陶元清。陶元清说了谢谢,接过洗脸盆,放到桌上,开始擦洗。

    走到厨房门口,年玉萍猛地转过身,走到陶元清面前,说:“离年底不到一个月了,我带着剑丫他们,马上去上海。”

    陶元清正洗着脸,听到这话,大吃一惊,心想老师一人逃出来都难,师母怎么反而要把一家老小都送进魔窟。想到这,他忙提醒说:“师娘,你带弟妹们去上海,那是自投罗网,那怎么行?”

    年玉萍作了决定,心平静了许多,解释说:“我们一家人去了上海住下,日本人才不会怀疑,76号特务才不会监视,你的老师才有机会脱身。”

    一家人都去上海,日本人肯定会认为老师是铁了心跟着他们,自然会放松警惕,不再监视他。如此一来,老师就有了脱身的机会。这主意好是好,可师母,还有师妹师弟们怎么办呢?

    想到这,陶元清没有马上答应,只看着万湘剑,希望她拿个最终的主意。

    因为战乱,万湘剑跟着爸爸,到处奔波,见过血淋淋的战争,见过残忍的日本兵。小小年纪的她,已经拥有了一定的见识与胆识。见陶元清没有答应,只看着自己,她马上明白过来,坚定说:“我和我爸说过,生要生在一起,死要死在一处。师兄,请你马上回上海,告诉我爸,我们很快就到。”

    年玉萍也说:“明天我就去给剑丫她们办休学手续,后天动身去上海。”

    见母女俩如此坚决,陶元清只得说:“师母,那我马上回上海,帮您在法租界华龙路租好房子。您上船后,发电报给我,我好通知老师来接您。”

    年玉萍说:“吃口饭吧。”

    陶元清说:“我打听了,今晚上还有一班船去上海,现在出发,还可以赶上。”

    从上海赶来,来不及歇息,来不及吃饭,又要赶回去,真是太辛苦了。年玉萍不知说什么好,她包了些点心,塞给陶元清,叮嘱他一路小心。

    陶元清把点心装进棉袍口袋,转过身,大步出了万家,消失在朦胧的夜色中。